- 我那天写好,装在袖子里没有呈上去的奏折,终究也传了出去。朝臣们都笑我智谋已尽,只会窃取他人的计策,百姓们都说我老了,应该让位给年轻人。可我二十五岁受先帝托孤,如今也不过才三十岁,正值壮年。女帝不再每逢国事与我商议,早朝时向我征求意见的次数,也屈指可数。偶尔几次散朝后的召见,女帝和几位重臣,当我是空气。“陛下,诸葛丞相自从南征归来,功高震主,已经不再兢兢业业,为国操劳。”“丞相是先帝的托孤重臣,位高权重,目空一切也是自然的。”他们把的退让,当成了攻击我的由头。但看在先帝的份上,我并没有反击,一直安分守己,配合女帝度过眼前的危机。合纵之策进行的很成功,在六国联军的威势下,秦国不得不从大楚边境退兵。伍子兰风头无两,受到无数百姓和将士们的称赞。一时间,所有人都忘了我才是楚国的丞相。好景不长,六国联军刚解散,秦军马上又出击,围攻赵国西边的大城。收到赵国的求援,女帝火速召集大臣进宫,商议救援之事。此时,伍子兰尚未赶到,女帝的目光久违的看向了我,“楚国与赵国,唇亡齿寒,丞相可有良策?”我在相府,对秦军进攻赵国之事,早有耳闻,也做好了应对之策。“陛下,臣已有良策,必将退敌...